开始的时候,大娘并不知道林月不会做针线活,她只知道以前林月在娘家的时候做针线活是不错的,大娘就把林月叫来,交给她一个衲了一半的鞋底,要林月与她一起衲鞋底。林月手里拿着未做完的那只鞋底很懵逼,鞋底很厚,衲了的那一半针脚细密,没衲的这一半只是用绗线固定了一下,前世的林月是从来不做针线活的,衣物鞋袜都是买着穿,哪里需要她自己做,再说,她整天忙于学习,哪里有做针线活的闲心,不过,今生女子不做针线活好像是说不过去,既然要在这个世界生活,不会的事慢慢学终归是可以的,再说,做针线活是个什么感受?林月的好奇心又萌生出来,不做怎么知道?林月虚心求教,一屁股就坐在了大娘旁边。
林月一坐下来就翻找针线箩里的东西,翻找什么东西?她在找针,做针线活没有针怎么行。大娘见林月一直不停的在针线箩里翻找,实在不耐烦,就递给她一个扁扁的木盒,林月接过木盒打开一看,原来木盒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针,木针鱼骨针竹针象牙针和铁针铜针,大大小小,粗粗细细的都有,唯独没有钢针,林月拿起这些针一根根的看,好奇,这些针是怎么做出来的?传说铁棒都能磨成针,难道这些不同材质的针都是磨出来的?
大娘可没有耐心看林月琢磨针,就催着林月穿针引线,衲鞋底应该用什么针?林月不知道,鞋底很厚,应该用铁针或铜针吧?林月就拿起一根铁针,大娘瞪大眼睛看着林月,就连老爷子都好奇,坐在椅子上,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林月准备衲鞋底。
林月笨拙的将一根麻线穿进铁针的针鼻,对准鞋底就戳进去,吓得大娘一声大叫,随着大娘的叫声,铁针断成两节,林月愕然,大娘恼怒,抬手就要打林月,老爷子鼻子里哼一声,大娘的手举在半空停住了。大娘恼怒的喊起来,我的铁针呀!买一根铁针要五文钱呢!你为什么不先用锥子锥个眼再用针呀?你纳个鞋底怎么连针都不知道用呀?林月眨眨眼睛,她这才明白,鞋底太厚,不能直接用针戳,先要用锥子锥一个小孔再用针戳的。如果直接戳,不仅戳不进去,针还容易断,像林月这样直接用针,针岂有不断的道理!
大娘恼怒,老爷子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,儿媳妇不会用针,这不是小事。但林月却一脸无所谓,会不会用针算哪门子事?
林月锲而不舍,拿起另外一根铜针要重新衲鞋底,大娘一声怒喝,算了!你滚吧!林月见大娘恼怒,放下鞋底站起身来就走。
不会做针线活,做厨房的活总该会吧?新媳妇嫁入婆家,是要为婆家人展示厨艺的,不然,怎么会有“三日入厨下,洗手做羹汤”的诗句呢?这次林月不用大娘安排,自己主动扎好围裙就来到厨房。林月下厨为什么会这么主动?不是因为她的厨艺有多精湛,而是因为林月前世是个吃货,好吃的人对吃的东西自然喜欢。林月想起那些前世曾经吃过的美味就口水直流,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?林月前世虽然没有下过厨房,但这世却信心满满要亲自下厨做美食。
曹家负责厨房工作的有两个人,一个中年男人,这是在曹家厨房做了多年的厨师,一个中年女人,这个女人算不上厨师,只能算为厨师打下手的厨工,女厨工姓焦,名叫焦荷,焦荷是在曹家养牛的杂工黄老六的娘子。
林月雄赳赳走进厨房,见厨工焦荷在往碗里打鸡蛋。曹家人平日吃饭分为两桌,一桌是老爷子和大娘,曹家武和曹姜氏还有他们抱养的儿子曹杰真,曹家文等几个主子,曹家文娶了林月后,这一桌就增加了林月,其他的人,如妾和家仆仆妇都是在另外一桌吃饭的。既然分桌吃饭,饭食当然也是不一样的,主子这一桌平日有鱼有肉,妾和仆人们的一桌则比较简单,但是管饱。
林月问焦荷,今天吃什么?焦荷回答,鸡蛋面条。林月一听,很高兴,一边挽衣袖,一边自告奋勇对焦荷说,我会**蛋面条,也最喜欢吃鸡蛋面条,今天的这顿饭我来做。
第五章
曹妹儿被浸猪笼
焦荷心想,鸡蛋面条的做法这么简单,谁不会做?见林月很兴奋的样子,焦荷就将打了几个鸡蛋的碗交给林月,笑嘻嘻的看着林月**蛋面条。按照“三日入厨下,洗手做羹汤”的要求,新娘子展示厨艺,全程都要由新娘子独立完成,旁人不得指点,更不能出手相帮,不然,怎么算是新娘子展示的厨艺呢?
林月回想着前世看过的煎鸡蛋视频,将打散的鸡蛋倒进锅里,很快就成为两面焦黄的蛋饼,将蛋饼铲起来,锅里煮面条,将蛋饼放在煮好的面条上,一大碗色香味齐全的鸡蛋面条就大功告成。前世林月无论吃着妈妈煮的鸡蛋面还是在饭店里吃的鸡蛋面,那个外酥里嫩香喷喷的鸡蛋都是展现在面条上的。但林月现在有点为难了,她忘了现在没有手机,没手机就看不到视频,看不到视频就不知道煎鸡蛋和煮面条的程序以及操作要点。嗯,还是那句话,没吃过猪肉难道就没见过猪的样子。
见林月进了厨房,大娘和曹姜氏也相继跟了进来,就连曹家武的两个妾和妮子二妮等人都来了,不大的厨房顿时人满为患,所有人都想在第一时间
第213章 谁在墓里(18/2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